金雀花
- 作者:王越
- 年代:明
- 体裁:五言律诗
侯 门 爱 金 雀 ,
金 雀 颜 色 好 。
化 作 枝 上 花 ,
凌 春 独 占 早 。
冶 游 亭 馆 多 ,
芳 容 等 闲 老 。
东 风 一 飘 零 ,
不 及 涧 边 草 。
金雀花

- 别名:锦鸡儿、黄雀花、土黄豆、粘粘袜、酱瓣子、阳雀花、黄棘、生血草
- 纲:双子叶植物纲
金雀花形态特征

- 金雀花为豆科锦鸡儿属落叶灌木,高可达2m,枝条细长,当年生枝淡黄褐色,老枝灰绿色,皮孔矩圆形,分布均匀,有托叶,托叶细而尖锐,长1-4mm,假掌状复叶,叶轴短,先端刺尖状,有4小叶,呈掌状排列,叶硬纸质,全缘,椭圆状倒卵形,长1-3cm,先端圆具小短尖,两性花,多单生,花梗细长,约为花萼之长的2倍,中部具关节,花鲜黄色,荚果圆筒形,长4cm,熟时开裂且扭转,花期5-6月,果熟7-9月。小枝细长有棱。偶数羽状复叶,在短枝上丛生,在嫩枝上单生,叶轴宿存,顶端硬化呈针刺,托叶2裂,硬化呈针刺,长约8毫米;小叶2对,倒卵形,无柄,顶端一对常较大,长5-18毫米,顶端微凹有短尖头。春季开花;花单生于短枝叶丛中,蝶形花,黄色或深黄色,凋谢时变褐红色。秋季小荚果成熟。
金雀花图片欣赏
作者简介
- 王越(1426年12月3日—1499年1月12日),初名王悦,字世昌。大名府浚(xùn)县(今河南浚县)人。明代中期名将、诗人。景泰二年(1451年),王越登进士第,授御史。累官右副都御史、巡抚大同。明宪宗时官至兵部尚书,总制大同及延绥甘宁军务,以功封威宁伯,为明代因功封爵的三位文官(其余两位为王骥、王守仁)之一,世称“王威宁”。亦为首任三边总制。成化十九年(1483年),汪直被贬后,王越遭夺爵除名,谪居安陆。明孝宗即位后,王越获赦回乡。弘治七年(1494年),复左都御史,致仕。弘治十年(1497年),起复原职,并加太子太保,总制甘、凉边务兼巡抚,其后兼制延、宁两镇。次年,于贺兰山击破鞑靼,以功进少保兼太子太傅。弘治十一年十二月(1499年1月)卒于甘州,年七十三,追赠太傅,谥号“襄敏”,故后世称其为“王襄敏”王越为明代成化、弘治时期西北著名军事统帅,他曾三次出塞,收河套地。身经十余战,出奇取胜,动有成算。王越奖拔士类,笼络豪俊,人乐为用。惟因前结汪直,后结李广,为士论所轻。其诗性情流露,不须雕饰,悲歌感慨,有河朔激壮之音。有《王襄敏集》等传世。